前言

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一九八四》通过讲述“大洋国”政府职员温斯顿的经历,深刻描绘了极权社会的恐怖统治,对后世反乌托邦作品的影响深远。尽管成书至今已有72年,书中文字依旧毫不过时,十分值得一读。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2+2=5

书中虚构的“大洋国”政府是实打实的极权国家,通过渲染民族主义、篡改历史、新闻审查、监视并迫害异见人士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主人公千方百计地逃避监视,在日记中偷偷写下自己的想法,比如说温斯顿认为即使在不久的将来老大哥宣布2+2=5,他也不会感到任何奇怪。
果不其然,当他与信任的好友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时,经历严刑拷打的他,最终被迫承认2+2=5。

掌握真理的自由

世界上存在诸多形式的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学术自由等等。其中,思想自由作为其他自由的先决条件,又体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认识世界,即掌握真理的自由。
然而,在极权社会中,对真理的垄断是统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基本方法之一,又是自身权威性的一种体现。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世界这个概念不是由个体独自探索构成,而是被灌输,且不容得半点质疑。而有时候,被灌输的内容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又因为老大哥是不能被质疑的,个体便要么失去了思考能力沦为只会拧螺丝的机器,要么就形成双重思想时不时抛出一些雷人言论。

另一种解读—关于定义

其实我本来是从另一个方向解读的,但重新读了一遍并查了维基后觉得奥威尔应该仅仅指掌握真理的自由,所以就把这一点放在了前面。以下就让我讲讲另一种解读。
首先提问:F(3,3)的值是多少?你肯定很奇怪,因为我根本没有对函数F进行定义。没错,这就是为什么老大哥的2+2=5,他篡改了符号的定义,这也就是我原本解读的角度:定义的自由。
相比直接剥夺掌握真理的自由,篡改定义从而修改个体认识世界的方式更不易被察觉。最简单的例子:所有政府都在对国民进行爱国教育,但并不是所有政府都会告诉国民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维基百科)。细思极恐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公知”一词本是指参与公共事务讨论的知识分子而不具有任何贬义。
篡改定义其实比捏造真理更加危险,因为定义参与了认识世界的过程,而真理是最终得到的结果,篡改定义自然也就阻挡了获得真理的脚步。

结语

博客开了四个月,终于有了篇像样点的文章了✧*。٩(ˊᗜˋ*)و✧*。其实中途有写过一些东西,但都成废案了,这篇虽然也不是特别满意,但再不发点什么只会越来越没有更新的动力。
TeamASOBI宇宙机器人的粘土这一两天也应该要通知补款了,所以下篇应该是手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