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在保修到期半个月前故障的iPad

一年前买的iPad Air因为盖上盖子无法息屏所以去找售后了,店员跑了遍测试发现指南针也故障,于是就返厂维修了。
刚好还有半个月就过保,还好赶在一年之内坏了(?)
过了一周店员告诉我苹果给我换机了。向店员问了维修ID去官网查询,发现承运商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物流公司,网上查了一圈发现这家Kerry Logistics时效捉急。

本已经做好苦等一周的准备,但第二天下午还在上课的时候就收到短信通知机器已经寄到…
于是乎下课之后背起书包屁颠屁颠地去店里取机器。
整个流程很顺利,把之前地维修单交给店员,然后店员去后面仓库把快递拿出来当场拆开。有一张写了详细信息的A4纸店员说是苹果公司的财产,别说保留连拍照都不让…

iPad修(换)好,为了保证绘画和记笔记的手感自然是要重新贴上类纸膜,记得之前在油管上看很多画师的视频几乎都是Elecom的膜,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然后就有了后面的恼人经历。

2. 让人心累的贴膜过程

2.1 扣扣嗖嗖的清洁工具

买之前看评论就发现有不少人吐槽不附清洁用的酒精布,不过看产品介绍里有标明附有除尘贴和清洁布便也没过多在意。
直接下单。
寄到之后打开一看,直接傻眼,平板电脑一大块屏幕只附了一小块清洁布,有多小?放在Air Pods旁边对比一下。

这么一块大小的布对10.9英寸的屏幕来说聊胜于无。
中间那片长方形就是除尘贴了,乍一看还挺大,但实际上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没有粘性的握持区域,贴膜过程还发现粘性极弱。

无奈,也不想跟客服扯皮,所以就在浴室放热水营造无尘室,然后祭出洗耳球和洁面巾沾水清洁屏幕,确认擦干净之后,再用除尘贴除去灰尘。

2.2 极不合理的流程设计

清洁完毕,抽出类纸膜,看了看官方的教程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先说一下官方给的贴膜顺序:

  1. 清洁屏幕
  2. 利用定位贴将膜固定在屏幕上
  3. 撕下短的一部分贴合
  4. 撕开固定贴然后撕下长的一部分贴合
  5. 除气泡
  6. 撕下保护膜

乍一看似乎十分合理,但有一个致命缺陷:压根没法保证膜与屏幕之间不会有灰尘进入,所以贴上固定贴之后屏幕有可能沾上灰尘导致之前的清洁工作白费。
保险起见还是不使用固定贴,清洁完直接撕下1号固定之后撕下2号完成贴合。

2.3 甚至除气泡的过程也是一种折磨

用附的除气泡刮板的时候血压又差点没上来,随便一用力就能把保护层弄破,这保护层是保护了个寂寞。

最后耐着性子用手指一点一点把气泡挤出去(一不小心指甲盖碰到保护膜都能戳个洞
撕下满目疮痍的保护膜,折腾了半天终于结束。

还剩一点小气泡,不过都不是灰尘导致的,用笔画几下也就消失了,甚是欣慰。

3. 使用体验

画了一个多小时,实际体验就是

也不是说有多差,而是相比其他家售价60上下的产品,Elecom这款贵出近一百多块却在使用体验上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笔触滑一些,清晰度差别也并不大。
同学:跟你之前那个膜用了几个月沾满手汗之后差不多嘛。

正当我怀疑人生的时候,忽然想起之前交流项目上台湾人吐槽一盒人民币30左右的太阳饼在国内卖49,然后日本人打开亚马逊发现要4个装要2600日元。
这一刻,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2024.06更新

用了快一年了,每天一两个小时的基础使用量,再加上每周一两次长时间使用,膜依旧坚挺,手感也一直在线。
刚好最近室友也给iPad换了类纸膜,用的还是我之前用过的某国产品牌。简单对比了一下感觉比前两年用的时候更粗糙,颗粒更大了?
本来感觉和国产拉不开太大差距的Elecom现在看有了不小优势…